成都青少年抑郁心理咨询|14岁女孩重度抑郁焦虑,经过专业指导后情绪稳定,与父母关系改善
顾问:孩子家长
孩子年龄/性别:14岁/女孩
导师:张明明老师及其团队
情况介绍:
一入学就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,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气短、呼吸困难;
服药后,停药后情绪非常不稳定,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;
我有长期失眠的情况。有时我两三天都睡不着觉。我经常头痛。当我头疼的时候,我就用手机敲头。
经过引导,孩子找到了自己内在的能量,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好,抑郁也逐渐得到控制。
自从去年女儿被诊断出患有抑郁后,我的头发就因忧虑而变白了。
这一年来,她每天都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。她无缘无故地哭,摔东西,想自杀,失眠,说活着好累,然后拼命吃饭。
心情平静下来后,用手抠喉咙,用催吐的方法,将胃里吃进去的食物拉出来。由于催吐次数过多,还得了反流性食管炎。
我一告诉她父亲,她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,一待十多天。她不刷牙、不洗脸、不洗澡、不换衣服。一件睡衣她只能穿半个月。
我每天活得像一只受惊的小鸟,小心翼翼地生怕说错话,会引起女儿的情绪波动。
作为一个母亲,我不要求她将来出名,出类拔萃。我只希望她健康平安,幸福快乐地生活。这就够了。
但一切的发生却出乎我的意料。有很多个夜晚,我都是哭着入睡的。
我真不明白,难道我上辈子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,上天要在这一世这样惩罚我吗?
01
女儿突然变得抑郁
事实上,自从女儿上了初中,她的问题就开始了。
她一入学就给我打电话,告诉我她身体不舒服,肚子疼,想吐,让我送她回家。
一开始我以为孩子身体出了问题,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。但我去了几家医院,医生都说我女儿各方面都很健康,没有任何问题。
一怒之下,我把女儿扔到了校门口,并对她下了最后通牒:
“你要是再撒谎不去上学,就等着我,看我不让你爸爸打断你的腿。”

说完,他就开车走了。但我刚进公司不久,女儿的班主任就给我打电话:
“快来学校,你女儿上课吐了!”
我连忙请假去学校,接起她,送她去医院。
一开始医生说我女儿得了肠胃炎,我就让她休息一周。一周后,女儿回到学校。
我终于松了一口气。可还没等她高兴几天,女儿身上就发生了新的事情。
有一天我去送女儿上学,她突然告诉我她要去见心理医生,可以吃药的。如果我不想带她,她就会自己走。
我很奇怪,为什么要好好吃那种药,所以我没有答应她的要求,还警告她:
“你再胡思乱想,我就砍掉你的零用钱。”
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,谁知班主任又给我打电话:
“今天上课的时候,无意中看到您女儿的手腕上全都是刀疤,请您抽空带孩子去检查一下,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,班里有两三个孩子都被伤了。”被诊断出抑郁。”
班主任的话让我震惊,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我立即带女儿去检查。当我看到结果的那一刻,我什至想到了死,严重的抑郁焦虑!
医生建议我女儿住院。当时我脑子里就只有“住院会耽误学业!”于是我拒绝了医生的建议,给女儿买了一些药就回家了。
孩子整天没力气
然而,服用一周后,我女儿开始出现副作用。她每天都感觉慵懒,眼神空洞,一点精神都没有。我怕女儿真的出现精神问题,就不再吃药了。
停药后,女儿每天都起不了床。她每天上学都迟到,上课时就睡着了。就这样她等到了期末考试。
当时我想,我就利用寒假好好休息调整一下,也许到开学的时候女儿就能康复了。没想到女儿的状态和我想象的完全相反。
整个寒假她的作息很混乱,昼夜颠倒,睡眠质量也很差。有时她会连续两三天睡不着觉。
我经常说头疼,疼的厉害的时候我就用手机敲头。
她的脾气也很暴躁,像个鞭炮一样。只要有人说错了话,她就会大喊大叫,碰到什么就打什么。
我的饮食也很糟糕。我什么也吃不了。我吃一点点就会吐酸性水。我没有喝水。我什至去洗手间的次数也减少了。
她不出去,我们也不准进她的房间。她整天躲在房间里,用手机玩游戏、看视频。
一天晚上,她半夜两点左右还在玩游戏,我一气之下没收了她的手机。
但她却像疯了一样,哭着喊着,说我不配做母亲,不应该生下她,然后撕心裂肺地咒骂我:

“你怎么不死?你怎么还活着?赶紧去死吧。”
那一刻,看着眼前头发蓬乱、眼睛通红的女儿,我的心在滴血。
爸爸妈妈很困惑
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女儿会这样,我也不知道如何帮助我的孩子。只要女儿能好起来,我什么都愿意。
02
为什么我的女儿会变成这样?
焦虑之中,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关于孩子抑郁、无聊、辍学的信息,并报名参加了在线心理咨询。随着不断的学习,我发现了女儿从懂事、体贴到抑郁厌学的真正原因。 情感以“爱”之名的情感绑架。
从小到大,我对女儿的要求一直很高。光是听话、懂事还不够,你还必须比别人优秀。
如果别人早上7点就早读书,她就必须在6点30分开始;
完成作业还不够,还得再做一篇论文;
周末不能休息,从钢琴到画画什么都不能落后……
只要我女儿不按我说的做,我就会向她抱怨:
“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,都是因为你,所以你要好好学习。”
“我们天天省吃俭用,你却买这么贵的手机,你怎么买得起?”
“只要你身体好,我们再累也没关系。”
起初我这样做是为了激励女儿,希望她懂事,努力。后来我意识到,这本质上是一种“情感勒索”——让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感到内疚。
因为抱怨可能给女儿带来的不是动力,而是沉重的压力,这让她不敢让父母失望,即使压抑自己的需求,她也必须努力满足我的期望。
另外,女儿开始否认自己的存在,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错误的事情,只会给父母带来负担。
当这些压力和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,孩子就会觉得亏欠父母。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,他们就会对不起父母,没有良心。
因此,她总是感到无比愧疚,成绩也很差。这种愧疚会越来越深,她也会进一步陷入更加疯狂的内耗之中。
这就是为什么她明知自己抑郁,仍继续去上课。
心理咨询正在帮妈妈寻找原因
理解女儿的感受,我的眼睛又开始流血、干涩,然后又流血。
原来女儿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各种负担和折磨之中,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我后悔不已,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,好好改变,帮助女儿早日摆脱抑郁。
03
帮助我的女儿克服抑郁
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:抑郁不仅是孩子心理的反映,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照出父母需要成长的地方。
所以,作为父母,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,更要关注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对待抑郁孩子,一定要冷静下来,用心陪伴、引导孩子,记住以下“三不原则”:
不要强迫孩子继续学习或做其他他们不想做的事情。
不要满足孩子在抑郁期间提出的任何无理要求。
孩子不需要立即恢复到过去的正常状态。
同时,请记住以下5个科学技巧,引导孩子正确帮助孩子走出抑郁。
1、给孩子找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。
患有抑郁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,家长要引导孩子发泄。
既可以保证安全又不打扰孩子,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。
比如大喊大叫、哭闹、扔东西……
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只有发泄不良情绪,孩子才能逐渐释放内心的压力,恢复内心的平静。
2、为孩子提供优质陪伴
《朗读者》中有一句话:“陪伴很温暖,说明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愿意给你最美好的东西,那就是时间。”
当你的孩子感到悲伤时,坐在她旁边,握住她的手,拍拍她的背,让她知道:你对我们很重要。
3.表达你的爱

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,但心中有爱还不够。它们必须经常表达并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。
例如:写一张卡片、发一条信息、做一顿孩子喜欢的饭菜……
被爱滋养的孩子,才会像光一样明亮。
只有真正感受到爱的流动,孩子的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,才会充满能量。
4、带孩子亲近大自然
在心理学中,心流是指人们专注于某种行为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去体验生活,一起看世界的美好,感受生命的烟火。
例如,你们可以一起做运动,跑步、攀爬、旅行、探索大自然……任何事情都可以做。
运动是一种天然的抑郁因为它可以促进内啡肽和血清素的分泌,并增加多巴胺。
对于患有抑郁的孩子来说,运动时很容易体验到心流,从而产生愉悦感。
5.从孩子的反馈中感受到力量和希望
和很多同样情况的孩子相比,我觉得我的孩子真的很勇敢,很优秀:
她走出了房间,不再像以前那样沉迷于游戏;
她每天都在进步,今天的状态比前几天好多了;
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和目标,她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;
总之,从细微处找到让你感到安慰和力量的事情,每天用正念和乐观的态度活在当下。
心理咨询咨询师正在教妈妈方法
以前,我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,始终围绕在女儿身边。现在,我学会了停下来,用心陪伴孩子,与孩子一起成长。
我开始尝试把所有的爱、信任和成就感还给女儿。
我休了一个长假,带着女儿去乡下的奶奶家放松。
白天,我们种稻种苗、抓鱼虾、放牧喂羊、采摘水果、茶叶……
晚上,一起坐在围墙的小院里,谈论一天的经历和感受。
慢慢地,女儿向我敞开了心扉,向我讲述了升学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……
我静静地听着,没有打断她,只是偶尔提供一些鼓励和支持的话。
在老家待了十多天,我发现女儿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无知。她明白一切,包括生活的不易、学习的重要性、对未来的渴望等等。
但在我的权威下,她始终受到压制,慢慢地,她“埋葬”了自己。
当我学会“不再说话”时,女儿开始愿意靠近我。
回家后,我决定给女儿自主权。她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,只要她愿意就可以去学校。我再也不会强迫她了。
如果你想玩手机,只要不耽误吃饭睡觉,随时都可以玩。
一开始,我担心如果放开女儿,不管她,她会像以前一样粗心、堕落。
但现实是我女儿的自制力远比我想象的要强。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,每天只玩两个小时手机。剩下的时间就是做家务、做练习、捡旧课本、学习学习。
孩子的病情越来越好
渐渐地,女儿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,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。
就这样,女儿自然就回到了学校。
经历了这段黑暗的历程,我想对父母们说:
当你的孩子容易抑郁时,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,告诉他“我理解你”和“我一直在这里”。
父母的同理心和理解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鼓励。
按钮家庭教育
解决数万家长的各类心理咨询需求
让千万家庭教育迷茫的人走出阴霾
↓
如果遇到心理困扰,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,遇见爱己,开始爱己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