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离家出走心理咨询|正确认知抑郁症:走出误区,关注心理健康
正确认识抑郁
抑郁
它是当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。
持续、长期的坏情绪
主要临床特征
它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精神疾病类型。
向左或向右滑动即可查看
但许多人患有抑郁
存在许多误解
↓ ↓ ↓
错误
抑郁不是一种疾病(×)
回答
很多人以为抑郁不是病,不需要治疗,过一段时间就会好。其实,抑郁情绪和抑郁有着本质的区别。每个人都有抑郁情绪,但抑郁是一种临床诊断,是一种需要药物治疗的精神疾病。对于抑郁的治疗,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,需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。
错误
乐观的人不会患抑郁(×)
回答
如此乐观开朗的他,怎么会抑郁呢?其实,他表面上的乐观,未必是内心的真实流露,可能是出于礼貌,更可能是在压抑内心的情绪。有时候,这种笑容其实是一种心理负担,久而久之,就会导致情绪障碍,引发“微笑抑郁”。
错误
感觉好些了就可以停药了(×)
回答
抑郁的复发率较高,需要足够的治疗时间才能防止复发。如果突然停药,甚至会出现戒断综合征。轻者会出现胃肠道和躯体症状,重者会出现更明显的精神障碍。
错误

无条件接纳抑郁患者(×)
回答
对于抑郁患者,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,宽容理解,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迁就,要积极引导,鼓励他们接受专业治疗,多给予关爱,帮助他们舒缓情绪,分散注意力。
青少年抑郁的症状
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
家长一定要注意
↓ ↓ ↓
情绪异常
患抑郁的儿童沉默寡言,失落,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,严重者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控制不住自己,忍不住哭泣,性格越来越内向,多疑,不愿见人,有时脾气暴躁,容易冲动。
负面情绪
主要有两个方面:一是潜意识中发生的,抑郁儿童在接触学校、课堂、试卷等让自己敏感的事物时,就会出现头晕、心悸、呼吸困难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离开这些环境,就会恢复正常。
另一方面,患者有意识地产生消极思想,如总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,与老师、同学关系不好,给别人带来麻烦等。
失去兴趣
患有抑郁的儿童往往对一切都失去兴趣,思维缓慢,记忆力下降,导致学习成绩下降。
睡眠不足
患有抑郁的儿童常常会出现睡眠不足和厌食症,这会导致体重下降。
反抗父母
有些孩子经常受到父母严厉管教或缺少家庭温暖,性格变得抑郁。长大后,敢于与父母“对抗”,百般反对。轻者懒得起床、懒得吃饭、懒得打扫房间、懒得和父母说话;重者则哭闹、离家出走,甚至自杀。
抑郁筛查的准备
需要抑郁测试专业量表
常用的自评量表有SDS、贝克抑郁量表、PHQ9、 抑郁症状自评量表等;其他评定量表还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(HAMD)、蒙哥马利抑郁量表(MADRS)、医院焦虑抑郁量表(HADS)、老年抑郁调查量表(GDS)等。

通过“安心行动”小程序
可以进行抑郁筛查量表(PHQ9)测试
需要由合格的专业医生进行评估
抑郁筛查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检查,目前无法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精准的数据监测,主要通过量化表格进行检测筛查。面对量化的表格,需要有医师资质、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评估,否则无法准确判断病情,甚至可能出现误诊、误诊。
医疗检查结果隐私保护
抑郁筛查结果属于隐私保护范畴,必须依法保护,任何人不得随意泄露。学校、心理咨询机构等教师应严格保密,并配合医生保护评估结果异常的学生个人信息,不得刻意区别对待,引起其他学生的怀疑。
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
社会
会议
文章
青少年抑郁防治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工程,将抑郁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,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这样的境地,我们不妨以此为起点,从现在开始做青少年抑郁防治的“执行者”,而不是仅仅做抑郁悲剧的“看客”。全社会都应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,建设更加儿童友好的社会,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,换来我们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自从
我
文章
◆ 多游戏、多活动:游戏和活动是人类自然的需求,孩子需要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交、与朋友玩耍、参加家庭聚会、兴趣活动和志愿服务等;
◆ 与家长沟通:陪伴孩子成长是家长应尽的义务,家长与孩子应每天有面对面沟通的机会,放下手机,全心关注孩子。
◆ 运动:运动有助于促进积极情绪,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户外运动;
◆ 不要用吃东西来应对负面情绪:减少零食的摄入,避免吃过多含糖或淀粉的食物;
◆ 注意睡眠: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,为保证孩子的睡眠,睡觉时一定要关灯或使用夜灯。
家
长的

文章
◆ 正视问题:抑郁已经成为全球青少年面临的共同问题,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;
◆ 不要责怪自己或互相责怪:这是一个与孩子重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、与孩子共同面对成长的机会;
◆ 不要压抑自己:心情低落、难过、无助或愤怒都是正常的,要坦诚地与家人沟通,共同应对。也可以与同样处境的家长沟通,寻求学校、医院、非营利组织或商业机构的专业支持。
◆ 照顾好自己:合理饮食、充足睡眠、适量运动很重要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;
◆ 财富不能取代父母的陪伴与爱:财富的意义,是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做出人生选择;
◆ 注重陪伴:父母的陪伴、和谐的家庭环境、良好的睡眠、符合自然的活动、满足好奇心和创造力而非功利性的学习,都是防治青少年抑郁的良方。
抑郁不会自动消失。请以关怀而非批评的方式进行交流。无论您是否能理解孩子所说的话,请做好倾听的准备。专注于倾听,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,不要试图与他们讲道理。让您的孩子知道您会无条件地支持他们,这可以极大地帮助他们感到被理解。
如果他们不愿意沟通,请不要放弃。你可以向孩子信任的第三方寻求帮助,比如同学、亲戚、朋友、老师,或者一起玩游戏的网友。也可以是专业人士。了解孩子的朋友圈,更了解孩子,从而建立新的信任关系。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向别人倾诉。
心理援助及危机干预电话
24小时热线
治疗青少年抑郁
像对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对待它
公开、主动地向医生寻求帮助
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
尽早识别抑郁症状
尽早治疗
绝大多数患者
走出抑郁的阴影
结尾
内容来源:坪山区安新站、人民日报、中国教育报、《防治青少年抑郁成都宣言》
编辑:坪山先锋
运营服务:晶报社
如果遇到心理困扰,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,遇见爱己,开始爱己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